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02篇
  免费   10074篇
  国内免费   11911篇
测绘学   2821篇
大气科学   11174篇
地球物理   12060篇
地质学   18783篇
海洋学   8191篇
天文学   6876篇
综合类   3020篇
自然地理   4862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1456篇
  2021年   1690篇
  2020年   1938篇
  2019年   2125篇
  2018年   1820篇
  2017年   1969篇
  2016年   1971篇
  2015年   2347篇
  2014年   2859篇
  2013年   3072篇
  2012年   3093篇
  2011年   3182篇
  2010年   2730篇
  2009年   3418篇
  2008年   3391篇
  2007年   3808篇
  2006年   3509篇
  2005年   3039篇
  2004年   2689篇
  2003年   2350篇
  2002年   1987篇
  2001年   1681篇
  2000年   1787篇
  1999年   1577篇
  1998年   1373篇
  1997年   1055篇
  1996年   978篇
  1995年   844篇
  1994年   720篇
  1993年   618篇
  1992年   482篇
  1991年   352篇
  1990年   219篇
  1989年   235篇
  1988年   190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20篇
  1954年   19篇
  18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烨 《岩矿测试》2011,30(3):281-284
应用6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多目标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4个日常监控土壤标准物质中C l、S、总碳、N、Na2O、MgO、A l2O3、SiO2、P、K2O、CaO、Ba、Ti、V、Cr、Mn、TFe2O3、Zn、Ga、Br、Pb、Th、Rb、Sr、Y、Zr、Nb等27个项目检测质量水平。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高精度、自动化仪器的应用,多目标样品分析多个项目的精密度、准确度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部分检测项目的性能已经达到6σ质量水平;但有少数项目如N、总碳、Cr等低于3σ质量水平,其精密度准确度均需改进,分析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更换检测方法。用6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地质实验分析测试质量水平与地质实验室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得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其评价方法简便、量化、直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测定饮用水源水中吡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永忠 《岩矿测试》2011,30(5):596-600
用75μm CarboxenTM-Polydimethylsiloxane(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顶空萃取15 mL水样中的吡啶,萃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离和检测,采用内标法和质谱的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优化了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条件,获得较佳的萃取温度(58.0℃)和萃取时间(40 min)。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1.5μg/L,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线性范围为2.5~50.0μg/L;饮用水源水和纯水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5.6%~81.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9.60%~12.21%。使用顶空萃取方式可避免样品基体的复杂性,有利于保护萃取头涂层,同时无需使用有机萃取溶剂;使用质谱检测器可减小假阳性带来的影响。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操作简单、环保、灵敏度高,适合用于饮用水源水中吡啶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3.
高精度准确测定氯代烃单体碳同位素对示踪污染物来源,了解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环境转化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同位素组成可能是稳定不变的,也有可能发生改变。若污染物的同位素组成在迁移转化过程中不变,根据其同位素组成可以示踪污染物的来源;若同位素组成变化,根据同位素分馏结果,可以评价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本文综述了固相微萃取、静态顶空进样、吹扫-捕集、多级串联技术等前处理方法与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C-IRMS)联用分析水中氯代烃单体碳同位素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液-液萃取较少用于水中氯代烃的单体同位素分析。静态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吹扫-捕集都是无溶剂富集技术,与GC-C-IRMS联用分析水中氯代烃单体同位素过程中不存在或存在小且恒定的可校正的同位素分馏,分析精度一般优于1‰,没有二次污染,降低了杂质干扰,提高了GC-C-IRMS的分辨率和分析精度,降低了检测限。从静态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吹扫-捕集,到多级串联等技术与GC-C-IRMS联用分析水中氯代烃单体同位素比值,检测限逐渐降低。目前,吹扫-捕集-GC-C-IRMS在分析水中氯代烃中应用最广泛,重现性好、检测限低。针内微萃取、管内微萃取、搅动棒吸附萃取和顶空进样吸附萃取等前处理方法与GC-C-IRMS仪联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15种痕量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溶样试剂、微波消解程序、标准溶液配制、质谱干扰与内标元素对稀土元素测定的影响。加入氢氟酸能有效打开样品,以HNO3-HF-H2O2混合酸溶解样品,稀土元素的溶出率较高。采用模拟土壤、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天然组成比值的校正溶液,对稀土元素间的干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单个La、Ce、Pr、Nd和Ba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产率,计算出等效干扰浓度,进而校正多原子离子干扰。利用103Rh内标校正系统,有效地抑制了分析信号的动态漂移。方法检出限为1.2~7.1 ng/g,精密度(RSD)≤5.3%(n=6),加标回收率为86.1%~110.1%。使用土壤、沉积物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建立的方法样品处理程序简单快速、线性范围宽、分析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大批量地质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5.
流体包裹体成分物理化学参数的NET2.0C#语言计算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真光  王莉娟 《矿床地质》2011,30(4):754-758
根据地球化学热力学原理,利用流体包裹体成分测试数据和有关热力学原理,在原有基础上采用NET2.0 C#语言进行修编,编制成目前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处理程序——矿物包裹体成分、物理化学参数的计算程序.其目的是方便广大地质工作者将这些参数用于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996.
王林  史晓颖  蒋干清 《地质论评》2011,57(6):810-824
为进一步认识华南埃迪卡拉纪(震旦纪)海水硫化条件的演变过程,本文对斜坡相沉积的陡山沱组中的黄铁矿进行形态与粒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陡山沱期沉积的多数黄铁矿是早期成岩作用形成,以自形、半自形晶体为主;个别层位中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于10μm的比例较高(89%~96%),反映是在海水、沉积物界面以下生长的,不能充分指示水体硫化状态。但在陡山沱组中部和上部发育有数层从水体中析出的同沉积草莓状黄铁矿(96%以上的莓球粒径小于10μm),反映出海水硫化条件发育。黄铁矿铁与高活性铁的比值(FePY/FeHR)作为判别海洋硫化状态的重要指标,可能会因次生黄铁矿的叠加效应影响而产生偏差,应结合黄铁矿矿物形态—粒度分析和其他手段加以校正。通过这2种方法并结合碳、硫同位素等研究表明,陡山沱组沉积旋回Ⅰ顶部和旋回Ⅲ底部沉积期间华南古海洋曾经历了两幕规模较大的间歇性硫化时期,在此期间硫化水体的覆盖范围至少包括陆架至斜坡中部相区。硫化水体的形成和时空演变主要受大气含氧量、海水硫酸盐浓度、细菌硫酸盐活动(BSR)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控制。重要的生物类群主要出现在非硫化间隔期,表明海水硫化条件是限制生物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白沙冲岩体和北炮台岩体均位于个旧矿田的东区北段.白沙冲岩体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而北炮台岩体岩性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本文通过对白沙冲岩体、北炮台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Nd、Sr同位素研究,厘定白沙冲岩体属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花岗质岩石,北炮台岩体属准铝质的钾玄岩系列花岗岩.两岩体均表现出亏损Ba、Sr、Nb、...  相似文献   
998.
A biogeochemical orientation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vicinity of an epithermal Au deposit in the Moisan Au–Ag mineralized area, Haenam district in Korea. The Au–Ag bearing quartz veins of the mine occur as narrow open-space fillings within Cretaceous silicic pyroclastics. The vein minerals consist mainly of quartz, sericite, pyrite, chalcopyrite, and galena, with some electrum and argentite.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study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s, soils and plants in this area,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u and associated elements in rock–soil–plant system, and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biogeochemical prospecting for Au vein occurrences in Korea. Samples of rocks and soils, and leaves of three plant species (Japanese red pine — P. densiflora, oriental white oak — Q. aliena, Japanese mallotus — M. japonicu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arget mineralized area and control barren locations, and analyzed for trace elements by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Sampling lines were composed of one slope line which is almost parallel to the mineralized quartz-veins, and four transect lines spaced 100 m apart across the veins at 20 m sampling intervals. From the multi-element data of rock samples (n = 9), high values of Au (maximum 2030 ppb) are spatially related to Au–quartz veins. Soil samples (n = 61) collected from five sampling lines show higher values of Au (24–825 ppb) whereas soil samples from the control locations have lower values of Au (below 25 ppb). Many plant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vicinity of the veins have high Au cont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at the control locations, but the ranges of Au values are variable among plant species. In a total of 128 samples of plant leaves, Q. aliena yielded Au values of 0.4 to 6.9 ppb, and M. japonicus 0.9 to 4.1 ppb. Gold contents in P. densiflora ranged from 0.1 to 5.6 ppb. Plant leaves from control areas show less than 1.6 ppb Au. The biological absorption coefficient (BAC) of Au in plants decreases in the order of Q. aliena > M. japonicus > P. densiflor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Q. aliena appeared to be the best sampling media for biogeochemical prospecting of Au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999.
岑巩县羊桥乡罗家塘杷榔组仅出露中-上部地层,岩性单一,均为青灰、灰绿色粉砂质泥、页岩.在其上部层位发现了俞氏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 yui Zhao,Parsley et Peng,2007),计有棘皮动物始海百合、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软舌螺、节肢动物-三叶虫等8属9种,包括了2个未定名的新种和1...  相似文献   
1000.
谢薇 《地质与勘探》2011,47(3):524-530
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土壤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大型数据库,若能将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应用于油气化探中,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本文选择对盐池县油气田区域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油田区土壤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值出现异常,并且元素的异常与油气田的存在密切相关.通过对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关性及其对油气田的反映分析,发现异常元素Cu、Fe、Mn、V、Cl、S是该油区有效的化探指标.本研究有利于扩大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的应用范围,使其不仅用于评价生态环境,还可以应用于油气资源的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